目 次
4 基本規定
4.2 系統設計
4.3 基本要求
5 水量、水壓
5.2 水壓
6 二次供水方式
6.1 一般規定
6.2 供水方式
6.5 疊壓式(無負壓)供水
7 管道布置
8 泵房及水泵
8.1 泵房
8.2 水泵
9 水池(箱)
9.1 一般規定
9.2 尺寸
9.3 配管
10 管材及配件
10.1 一般規定
10.2 管材及配件的選擇
11 閥門
11.1 材質
11.2 閥門的設置
11.3 閥門及附件的標準和選擇
12 水表及給水管道井(水表井)
12.1 一般規定
12.2 水表設置
12.4 給水管道井(水表井)
13 水質保障
13.1 一般規定
13.2 二次供水設施水質保障
13.3 消毒設備
13.4 水質檢測
14 電氣
14.1 電源系統
14.2 控制電源
14.3 控制模式
14.4 設備布置
14.5 故障監測及連鎖保護
14.6 設備安全
15 自控與安防
15.1 自控
15.2 安防
15.3 監控
17 施工及安裝
17.1 一般規定
17.2 設備安裝
17.3 管道的敷設及安裝
18 驗收
18.1 一般規定
18.2 驗收要求
18.3 驗收程序
19 運行與維護
19.2 運行
19.3 維護
4 基本規定
4.2 系統設計
4.2.2 城鎮供水安全涉及全社會的公眾利益、社會穩定,作為城鎮供水局部組成部分的二次供水不能影響城鎮整體供水管網的運行安全。由于二次供水系統選擇不合理、施工和設備質量不符合要求、驗收不嚴格、運行維護管理不善等情況都可能對城鎮供水管網水質、水量、水壓造成影響。因此,涉及二次供水工程建設與管理的各個環節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規與技術標準,并與市政供水管網現狀相匹配,以確保城鎮整體供水安全。本條文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
4.2.5 具體估算水壓見《室外給水設計標準》GB 50013-2018第3.0.10條:當按直接供水的建筑層數確定給水管網水壓時,其用戶接管處的最小服務水頭,一層為10 m,二層為12 m,二層以上每增加一層增加4 m。當二次供水設施較多采用疊壓供水模式時,給水管網水壓直接供水用戶接管處的最小服務水頭宜適當增加。
4.2.7 泵房單獨設置,便于二供設施統一封閉式管理,避免與二供管理無關的人員進出泵房,提高飲用水安全保障。
4.2.8 具體設計規范見《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標準》GB 50015-2019第3.4.3條及條文說明:生活給水系統分區供水要根據建筑物用途、建筑高度、材料設備性能等因素綜合確定。給水系統各分區的最大靜水壓力不應大于衛生器具給水配件能夠承受的最大工作壓力。分區供水的目的不僅防止損壞給水配件,同時可避免過高的供水壓力造成用水不必要的浪費。對供水區域較大多層建筑的生活給水系統,有時也會出現超出本條分區壓力的規定。一旦產生入戶管壓力、最不利點壓力等超出本條規定時,也要為滿足本條的有關規定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當設有集中熱水系統時,為減少熱水系統分區、減少熱水系統熱交換設備數量,在靜水壓力不大于衛生器具給水配件能夠承受的最大工作壓力的前提下,適當加大相應的給水系統的分區范圍。當生活給水系統分區供水時,各分區的靜水壓力不宜大于0.45 MPa;當設有集中熱水系統時,分區靜水壓力不宜大于0.55 MPa。豎向分區的最大水壓決不是衛生器具正常使用的最佳水壓,最佳使用水壓宜為0.20 MPa~0.30 MPa,各分區頂層住宅入戶管的進口水壓不宜小于0.10 MPa。
4.3 基本要求
4.3.1 不同用水性質的用戶其水價是不相同的,對不同用水性質的用戶進行獨立計量主要的目的是計量收費的需要,也是節約水資源的需要。
4.3.2 二次供水管道是自成系統的給水管道,既不能直接與市政給水管道對接,更不能與自備水系統(包括冷熱水)及其他任何管道勾連,一旦出現倒流,會使生活飲用水受到嚴重污染,威脅人民身體健康和供水安全。
4.3.3 全國各地均在不同程度地推廣智能遠傳水表。為減少日后水表的抄表、維護用戶的滋擾,及時發現表后居民漏水情況,減少漏損,建議采用遠傳水表。江蘇省、重慶市、天津市、紹興市、廈門市、中山市等地區已全面推廣智能水表。
4.3.4 國家對二次供水設施中使用的輸配水設備、配件、化學處理劑、與水接觸的防護涂料和粘合劑等涉水產品有相關的衛生標準要求,只有符合標準的產品才能用于二次供水。具體要求為:與飲用水接觸的防護涂料,水質處理器以及新材料和化學物質,由衛生部頒發為衛生許可批準文件。其他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的產品,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報衛生部備案。凡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的進口產品,須經衛生部審批后,方可進口和銷售。
4.3.5 國標未做出規定,但目前市場上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為保證工程質量及減少日后維護及維修的備件,須對材料及設備型號作相關規定。
4.3.8 為了確保二次供水安全。
5 水量、水壓
5.2 水壓
5.2.5 保障各樓層居民正常用水,提高居民用水水壓合理性。
6 二次供水方式
6.1 一般規定
6.1.1 當市政供水管網供水水壓能夠滿足用戶要求時,應充分利用市政供水管網壓力供水,不需要建設二次供水設施,以節約能源,避免浪費。當必須建設二次供水設施時,應根據小區(建筑)規劃指標、場地豎向設計、用水安全要求等因素,合理確定二次供水方式和規模。
6.1.3 建筑高度不超過l00 m的高層建筑,一般低層部分采用市政水壓直接供水,中區和高區各采用一組調速泵豎向分區并聯供水,分區內再用減壓閥局部調壓。
對建筑高度超過l00 m的高層建筑,若仍采用并聯供水方式,其輸水管道承壓過大,存在不安全隱患,而串聯供水可化解此矛盾。垂直串聯供水可設中間轉輸水箱,也可不設中間轉輸水箱,在采用調速泵組供水的前提下,中間轉輸水箱已失去調節水量的功能,只剩下防止水壓回傳的功能,而此功能可用管道倒流防止器替代。不設中間轉輸水箱,又可減少一個水質污染的環節和節省建筑面積。
6.2 供水方式
6.2.3 本條文對二次供水系統做出了規定,二次供水方式有很多種類,目前比較經濟且能保障水質安全的方式為“低位水池(箱)+變頻泵聯合供水”的方式。
6.5 疊壓式(無負壓)供水
6.5.5~6.5.7 由于疊壓式(無負壓)供水方式的特殊性,決定了這種供水方式應當比傳統二次供水方式的應用條件更加嚴格,我們應當是有條件的推廣這種供水方式,采用疊壓式(無負壓)供水后,會對周邊現有(或規劃)用戶用水造成影響的區域都不得采用疊壓式(無負壓)供水。為確保城市的整體供水安全和用戶的穩定用水,條文在《疊壓供水技術規程》的基礎上,規定了設計應用疊壓供水方式的幾種條件。
6.5.8 有具體資料時,供水單元的服務人口數按實際人口計算;當資料不足時,可按3.5人/戶計算。
6.5.11 供水企業出具的當地供水管網基本參數能更好的分析該地區是否能采用無負壓供水方式,保證供水安全。
7 管道布置
7.2 小區室外二次供水主干管布置成同徑環狀可以提高供水可靠性,保證居住小區二次供水的安全性。
7.5
1) 給水管道不論管材是金屬管還是塑料管(含復合管),均不得直接埋設在建筑結構層內。如一定要埋設時,必須在管外設置套管,這可以解決在套管內敷設和更換管道的技術問題,且要經結構工種的同意,確認埋在結構層內的套管不會降低建筑結構的安全可靠性。
5) 小管徑的配水支管,可以直接埋設在樓板面的墊層內,或在非承重墻體上開鑿的管槽內(當墻體材料強度低不能開槽時,可將管道貼墻面安裝后抹厚墻體)。這種直埋安裝的管道外徑,受墊層厚度或管槽深度的限制,一般外徑不宜大于25 mm。
6) 直埋敷設的管道,除管內壁要求具有優良的防腐性能外,其外壁還要具有抗水泥腐蝕的能力,以確保管道使用的耐久性。
7) 采用卡套式或卡環式接口的交聯聚乙烯管,鋁塑復合管,為了避免直埋管因接口滲漏而維修困難,故要求直埋管段不應中途接駁或用三通分水配水,應采用軟態給水塑料管分水器集中配水,管接口均應明露在外,以便檢修。
7.6 在住宅給水系統室外管網中應設置泄水口,以滿足在管道試壓、消毒和事故等情況下排出管道存水。泄水管口不得與接納泄水的排水系統直接連接,應采取可靠的空氣隔斷措施。
7.9 為了便于日后管網運行維護。
8 泵房及水泵
8.1 泵房
8.1.1 本條給出了確定泵房位置的影響因素和原則。
8.1.3 因惠州市為南方沿海臺風高發地區,且較多小區的排水設施不完善。近年來常有小區因暴雨臺風天氣地下室被淹,造成小區長時間停水、供水設備損壞,嚴重影響居民的基本生活。
8.1.22 擋鼠板由擋鼠板主板面和卡槽夠成,外觀可見部分為鋁合金定制,兩側的卡槽可用鉚釘延門框平行固定到門框上,需要時可把擋鼠板順卡槽的內徑插入卡槽之中,不用時將擋鼠板取出,不影響門的正常開關使用。
8.1.24 泵房內要求設置通風裝置,是為了滿足二次供水設備,尤其是電控系統、消毒設備對通風的要求,同時也為了改善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做好防水、防潮措施,是為了防止自來水溢出,造成電控系統短路、損壞,保證二次供水設備與人身安全。
8.2 水泵
8.2.2 水泵的過流部分必須保證不會使飲用水水質產生二次污染,因此對其材質提出了采用S30408不銹鋼的要求。
8.2.3 提出水泵機組能效、噪聲及振動控制要求。
8.2.4 國標未對水泵電機性能進行要求,為了節約日后的維護成本,須嚴格規定水泵電機的性能及使用年限。
8.2.5 同7.2.3條文說明。
8.2.6 同7.2.3條文說明。
8.2.7 非自灌吸水的水泵要實現自動控制比較困難,整個系統的供水安全性得不到保證,所以不宜采用。
8.2.8 裝設真空壓力表、手動閥門同樣是為了便于檢查每一臺水泵的運行狀況和故障時檢修。
8.2.12 本條文規定是為了改善水泵進、出水管的水力條件;水泵吸水口的偏心管件應頂平安裝。
8.2.13 合理配置給水氣壓罐可削弱水錘強度、延長水泵睡眠時間、避免水泵頻繁啟停、降低水泵損耗、延長水泵壽命,起到節能穩壓的作用。
9 水池(箱)
9.1 一般規定
9.1.3 本條文對改造現狀水池(箱)的要求做出了規定。
1)~2) 改造期間二次供水臨時保障方案可采用水箱與水泵聯供的可以移動的一體化供水設備,以便在規模相同或相近的二次供水設施改造時均可使用,以節省工程投資;涉及消防設施的應報所在區域消防監督管理部門備案,按照有關規定嚴格采取有效應急保證措施,確保消防供水滿足需求。在市政供水管網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臨時供水保障方案也可采用疊壓供水方式,但應征得供水企業的同意并備案。
在我國某些城市(如上海市),消防用水在一定條件下可采用疊壓供水技術,可應用的原因在于:消防時消防水泵從市政供水管網直接抽水會造成市政供水管網的水壓局部下降,但這是暫時的,偶然的,即使對周圍用戶造成影響和不便,也能得到理解和諒解。再加上即使室內消防水泵不從市政供水管網直接抽水,而消防車來到火災現場后,消防車上的消防泵也會從市政供水管網直接抽水,其造成的后果和影響是一樣的。
9.1.4 本條嚴格規定了水箱及焊接材料可選用的材質,是為保證二次供水的儲水不被污染,減少藻類滋生。要求對不銹鋼焊縫進行酸洗鈍化等抗氧化處理,是為了確保水箱的質量和二次供水水質。
9.2 尺寸
9.2.1 本條文對水箱設置人孔的規定,是為方便水箱清洗消毒及檢修時人員出入;密封蓋上加設凹槽和密封圈,是為保證人孔的密封,盡量減小水箱儲水的二次污染;人孔設有帶鎖的密封蓋,是為防止污物通過人孔進入水箱污染水質,并防止投毒等人為破壞。
9.2.2 安裝爬梯是為了便于水箱的檢修和清洗,內爬梯及支撐部件使用食品級(S30408)不銹鋼材料是為了避免對水箱水質的污染。
9.2.3 本條文的規定,一是便于水箱的安裝和維護,二是水箱存在滲漏、變形等問題易于發現和修復,同時底部架空有利于泄水管的設計與安裝。
9.3 配管
9.3.1 為確保二次供水水質不被污染,提出水池(箱)內管道及管件應采用不低于S30408不銹鋼材質。
9.3.2 水箱選擇頂部進水是為了增大水箱的有效容積;進水管與出水管采取相對方向設置有利于水箱內水的流動,保證二次供水水。
9.3.3 本條貫徹執行現行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規定給水配件取水達標的要求。加強二次供水防污染措施,將水池(箱)的構造和配管的有關要求歸納后分別列出。
1) 人孔的蓋與蓋座之間的縫隙是昆蟲進入水池(箱)的主要通道,人孔蓋與蓋座要吻合和緊密,并用富有彈性的無毒發泡材料嵌在接縫處。暴露在外的人孔蓋要有鎖(外圍有圍護措施,已能防止非管理人員進入者除外)。通氣管口和溢流管是外界生物入侵的通道,所謂生物指由空氣中灰塵攜帶(細菌、病毒、孢子)、蚊子、爬蟲、老鼠、麻雀等,這些是造成水池(箱)的水質污染因素之一,所以要采取過濾、隔斷等防生物入侵的措施。
2) 進水管要在高出水池(箱)溢流水位以上進入水池(箱),是為了防止進水管出現壓力倒流或破壞進水管可能出現虹吸倒流時管內真空的需要。以城市給水作為水源的消防貯水池(箱),除本條第1款只需防昆蟲、老鼠等入侵外,第2、3、5款的規定也可適用。設置在地下室中的水池,尤其是設置在地下二層或以下的水池,當池中的最高水位比建筑物的給水引入管管底低300 mm以上時,此水池可被認為不會產生虹吸倒流。
4) 我市近幾年常有住宅項目反饋小區市政直供水水壓問題。經溝通調查,發現多為高峰用水期地下室水箱補水過快,水箱不但未能起到調蓄的作用,反而造成小區內部市政壓力管道泄壓,直供水用戶水壓不足,出現“搶水”現象,利用進水電動閥門及水池液位監測,各小區可分批分階段錯峰補水,緩解市政給水壓力緊張情況。
10 管材及配件
10.1 一般規定
10.1.3 在二次供水工程建設中,管材及配件與水接觸部分的材質與水質密切相關,必須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選擇不易生銹、不易變形、經久耐用的管材及附件,尤其是使用在泵房內的,應滿足系統正常維護與水箱清洗消毒的需要,能保證在潮濕環境下長期有效的使用。
10.2 管材及配件的選擇
10.2.1 采用藍色色標是為了區別生活用水與中水和消防管道等其他管線,便于管理與維護,防止洪接、誤用、誤飲造成供水安全事故。標明二次供水字樣是區劃于市政給水管網。
10.2.2 高層建筑是建筑高度大于27 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 m的非單層廠房、倉庫和其他民用建筑。
10.2.3 防止材料管道老化。
10.2.6 為確保二次供水水質不被污染,提出泵房內管道及管件應優先采用S30408不銹鋼材質。
10.2.9 室內給水立管放在管井、內樓梯主要是方便搶修。
10.2.10 為了保證水質,管材和管件中的橡膠密封圈應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
11 閥門
11.1 材質
11.1.1 在二次供水工程建設中,閥門與水接觸部分的材質與水質密切相關,必須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選擇不易生銹、關閉靈活、經久耐用的閥門,尤其在泵房內的閥門,應滿足系統正常維護與水箱清洗消毒的需要,能保證在潮濕環境下長期有效的使用。
11.1.2 提高居民用水安全,保證閥門質量,以便能有效開關閥門及時搶修。
11.2 閥門的設置
11.2.5
6) 高層建筑給水系統供水干管的壓力一般比較大,應防止減壓閥失效后,造成閥后供水系統中的管道及附件、設備、衛生器具及配件等受到損壞。減壓閥失效后,系統的最大壓力不應大于產品標準規定的水壓試驗壓力,否則應調整分區或采用減壓閥串聯使用,減壓閥串聯使用時,只考慮一個減壓閥失效的情況。
11.2.6 本條文調整止回閥與水表間的安裝位置。
11.3 閥門及附件的標準和選擇
11.3.1~11.3.3 主要考慮供水管道的控制與保護。
12 水表及給水管道井(水表井)
12.1 一般規定
12.1.1 條文中所指水表均為冷水水表,包括機械式水表、配備了電子裝置的機械式水表、基于電磁或電子原理工作的水表。常用水表包括:機械式水表、超聲水表、電磁流量計、超聲波流量計等。
12.2 水表設置
12.2.1~12.2.8 參考《廣州市住宅用水水表位置設計安裝技術要求》(穗建技〔2002〕55號)對水表的設置提出設計要求。新建用戶注冊水表應集中安裝在各單元戶外水表間(或便于戶外抄表的空間)內;若無單獨的水表間,也應設在戶外便于抄表處。建筑設計應根據上述原則布置水表間或水表安裝位置。用戶注冊水表安裝應符合國家制定的水表安裝施工規范技術要求。用戶注冊水表安裝高度:以便于水表的抄表、維護及更換為原則,水表底部距地面高度為0.5 m~1.2 m;兩個水表間的間距,應便于開啟表蓋及維修拆換。水表及其附件安裝應符合GB/T 778.2以及標識、防盜等要求。
12.4 給水管道井(水表井)
12.4.1
4) 水表安裝時應考慮其前后與水表口徑相對應的直管段,多只水表并排安裝時,水表中心間距不應小于0.20 m,并保證表面朝外,方便讀數。給水立管管中心至管井內墻面距離不小于160 mm,管道井內其它管道與給水立管管中心的間距不小于300 mm。管道井內其他管道、室內消火栓箱的安裝不得影響水表的安裝、讀數和維護。
13 水質保障
13.1 一般規定
13.1.1 本條目的是為了保證二次供水的水質安全。
13.1.2 本條目的是為了保證二次供水水質的微生物指標安全。
13.2 二次供水設施水質保障
13.2.1 本條文依據《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標準》GB 50015-2019相關要求如下:
3.1.4 生活飲用水應設有防止管道內產生虹吸回流、背壓回流等污染的措施。
3.3.7 從生活飲用水管道上直接供下列用水管道時,應在用水管道的下列部位設置倒流防止器:
1) 從城鎮給水管網的不同管段接出兩路及兩路以上至小區或建筑物,且與城鎮給水管形成連通管網的引入管上;
2) 從城鎮生活給水管網直接抽水的生活供水加壓設備進水管上;
3) 利用城鎮給水管網直接且小區引入管無防回流設施時,向氣壓水罐、熱水鍋爐、熱水機組、水加熱器等有壓容器或密閉容器注水的進水管上。
13.2.3 《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標準》GB 50015-2019第3.3.6?;葜菔薪鼛啄甑尿炇者^程中發現絕大多數項目的屋頂消防水池由高區生活給水立管進行補水。其中的部分項目出現未按上述要建設屋頂消防水池進水管的情況,存在回流污染的風險。因此,特別明確將《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標準》GB 50015-2019第3.3.6列于本規范的具體條文中。同時建議考慮新增屋頂消防水池的補水要求,考慮要求屋頂消防水池通過單獨的經過消防總表的獨立消防系統進行補水。
13.2.4 本條文綜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標準》GB 50015-2019第3.13.11條及《二次供水設施衛生規范》GB 17051第5.5條進行綜合考慮,增加了對其它污染源的限制。
13.3 消毒設備
13.3.1 在二次供水系統中大量使用水池(箱),對于城鎮供水安全十分必要。但水池(箱)中的儲水直接與空氣接觸,最易受污染。為確保二次供水水質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應從嚴要求,設置消毒設備。
13.3.3 根據目前消毒設備的使用情況,本條文中提到的三種消毒設備使用安全、消毒效果好;隨著消毒技術的發展,將會出現新的安全可靠的消毒設備。本條文提出臭氧發生器、紫外消毒器、水箱自潔消毒器三種消毒方式,宜優先選用紫外線消毒設備。
13.3.7 為保證住宅二次供水工程的水質安全,消毒設備的設計最大投加量應根據系統特點,結合運行模式,綜合考慮水質條件、氣溫條件和運行工況條件加以確定,應滿足最不利條件下消毒要求,同時考慮加注設備間歇運行的可行性。
13.4 水質檢測
13.4.2~13.4.5 供水系統在投入使用前,必須強制清洗消毒。保證二次供水水質各項指標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的規定。二次供水水池(箱)或其他供水設施日常和清洗消毒后的水質檢測,是定期對二次供水水質監督的依據,便于及時發現和處理水質問題,保證用戶用水安全。
14 電氣
14.1 電源系統
14.1.1 兩路電源應引自不同變壓器,電源間設自動轉換開關;一路出現故障時另一路電源自動投入,保證泵站供電。帶電導體系統的型式宜采用三相四線制。
14.1.2 用電負荷小于250kVA,可以采用AC380V電源系統供電。用電負荷大于250kVA,應采用10kV電源系統供電,設置10kV/0.4kV變壓器,供二次供水工程用電。具體視二次供水工程所處位置及周邊外電源情況考慮。
14.2 控制電源
14.2.1 控制電源采用AC220V,不宜使用DC220V、DC110V或DC24V等電壓等級。
14.2.2 泵站選址多在居民小區中,為保證設備供電安全應設置三相相序保護裝置。
14.3 控制模式
14.3.1 本條說明如下:
1) 出于安全考慮,不允許遠程分合閘。
14.3.2 本條說明如下:
3) 應設定一高限水位和低限水位,當水箱高水位時關閉水箱進水閥門,低水位時關閉抽水箱機泵并報警。
14.3.4 控制中心可通過PLC監控排污泵。
14.4 設備布置
14.4.1 設備應選取合適位置布置,并根據環境做好防護措施。具體布置原則如下:
1) 配電系統應設置在塵埃少、腐蝕介質少、干燥和震動輕微的地方。
2) 設備的布置必須遵循安全、可靠、適用和經濟等原則,并應便于安裝、操作、搬運、檢修、試驗和檢測。
3) 落地式配電箱(柜)的底部應抬高,在室內應高出地面50 mm以上,室外應高出地面200 mm以上。底座周圍應采取封閉措施,并應能防止鼠、蛇類等小動物進入箱內。
4) 配電設備宜選擇在通風、散熱條件較好的場所,不應設在有劇烈振動、地勢低洼和可能積水的場所,不宜設在廁所、浴室或其它經常積水場所的正下方或貼鄰。
14.5 故障監測及連鎖保護
14.5.1 設備應有如下保護功能:
1) 設備的運行進程中出現故障時,配電系統應根據故障類型發出聲、光報警,延時或立即跳閘,起到保護設備的作用。
2) 兩路電源供電時,應具備防止兩路電源并列運行的措施。
3) 停電檢修時,開關應具備隔離功能及防止發生誤操作的措施。
14.6 設備安全
14.6.2 隨著二次供水技術的不斷進步,供水電控柜(箱)已成為供水設備的主導設備。電控設備安全運行是安全供水的先決條件。因此電控柜(箱)的安裝質量應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同時,一定要考慮到供水設備的特殊性,在有條件的地方,盡量做到水電分離,以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
14.6.6 站內配電箱(柜)內PE線、電氣設備的外露導電部分、各類公用設施的金屬管道、可連接的金屬構件、電纜的金屬外皮等應與總等電位聯結箱內的接地母排聯結。
14.6.8 保障控制柜內電器元件的良好運行環境。
14.6.12 防止冷凝水、水管漏水或爆管時水流或液體介質進入控制柜,確??刂乒癫粫蛏戏焦艿罁p壞液體泄露而造成電氣控制設備嚴重損壞。
15 自控與安防
15.1 自控
15.1.3
3) 要求當用水低峰期或夜間用水量較小時,自動轉為保壓的工作狀態。當流量或壓力滿足供水需求時,自動進入節能供水模式,且持續保持在最佳工況點。自動穩壓功能壓力控制波動范圍在±0.01 Mpa之內,變頻器宜設置下限頻率。
4) 為避免先啟先停導致水泵運行累積時間的不均衡,設備須具有強制切換運行時間較少的水泵的功能,保證每臺水泵均勻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6) 在工程中由于自動水位控制閥失靈,水池(箱)溢水造成水資源浪費,特別是地下室的貯水池溢水造成財產損失的事故屢見不鮮,故貯水構筑物設置水位監視、報警和控制儀器和設備很有必要,報警水位與最高水位和溢流水位之間關系:報警水位應高出最高水位50 mm左右,小水箱可小一些,大水箱可取大一些。報警水位距溢流水位一般約50 mm,如進水管徑大,進水流量大,報警后需人工關閉或電動關閉時,應給予緊急關閉的時間,一般報警水位距溢流水位250 mm~300 mm。
15.2 安防
15.2.1 系統具有視頻追溯功能,入侵報警發生后,系統自動將入侵前20 s~30 s的視頻圖像自動存放在泵房本地存儲系統,同時上傳至中央監控中心進行保存,正常監控時間段不進行本地及中央監控中心存儲。
15.3 監控
15.3.1 主要監控對象應能提供下列信號:
1 電機水泵:
1)輸入信號:狀態(就地/遠程、運行、旁路、故障)、電機頻率(如有變頻器);
2)輸出信號:電機開/關、頻率設定;
2 閥門:
1)輸入信號:狀態(就地/遠程、開到位,關到位)、故障;
2)輸出信號:閥門開,閥門關;
3 其它:電量、水箱水位(如有水箱)、出水壓力;
4 環境:侵入報警、浸水報警、煙感報警。
15.3.3 計算機監控及信息處理是二次供水生產調度的指揮樞紐,中控室設置服務器,與各二次供水PLC分站形成分布式實時監控系統;同時由二次供水辦公局域網中的一臺服務器作為自控系統的信息服務器,與各管理計算機形成信息發布和管理系統。
中控室監控平臺采用以監控服務器為中心的分布式操作工作站的形式,履行實時監控和實時數據交換的職能,所有的實時信息和操作信息都匯總在該監控服務器上,由監控服務器統一調度管理。另設兩臺操作員監控工作站,作為操作員的操作界面。
17 施工及安裝
17.1 一般規定
17.1.1~17.1.2 根據《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59號)和《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28號),施工單位要有相應的資質,施工場地要有安全措施,施工機具要有安全防護,施工人員要經過培訓持證上崗。建筑施工企業未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的,不得從事建筑施工活動,不具備安全施工條件的項目不準開工。
17.1.3~17.1.4 舊有住宅一戶一表改造,當利用原有給水管道、水池、水箱進行供水時,供水企業應對給水管道重新進行試壓驗收,對水池及水箱進行滿水試驗,驗收合格后按《城市供水條例》明確的產權界定和維護管理職責劃分范圍予以接收管理。
17.2 設備安裝
17.2.1 為了保證二次供水工程的安裝質量,根據現行國家標準《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68、《機械設備安裝工程及驗收適用規范》GB 50231及《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303等規定,二次供水工程的安裝施工即要符合相應的規范,又要滿足生活供水的工藝要求,才能做到安全、衛生供水。同時,壓力、液位、電壓、頻率等監控儀表是二次供水的神經元,其質量和精度是供水安全的關鍵。在采用不同類型的供水設備時,都不要忽視監控儀表的作用。
17.2.2 二次供水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和設備要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的安全性評價標準》GB/T 17219 的規定,在運輸、保管和施工過程中要做好衛生防護,尤其進行地埋施工時,管口一定要有保護措施。
因為供水系統中的閥門是造成供水故障的頻發點,在安裝前的嚴格檢查非常必要。閥門安裝前,應做強度和嚴密性試驗。試驗應在每批(同型號,同規格,同牌號)數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一個。對于安裝在主干管上起切斷作用的閥門,應逐個做強度和嚴密性試驗。閥門的強度試驗壓力為公稱壓力的1.5倍,嚴密性試驗壓力為公稱壓力的1.1倍;試驗壓力在試驗持續時間內應保持不變,且殼體填料及閥瓣密封面無滲漏,閥門試壓的持續時間不少于下表的規定:
表17.2.2 閥門嚴密性和強度試驗時間
公稱直徑DN(mm) |
最短試驗持續時間(s) |
||
嚴密性試驗 |
強度試驗 |
||
金屬密封 |
非金屬密封 |
||
≤50 |
15 |
15 |
15 |
65~200 |
30 |
15 |
60 |
250~450 |
60 |
30 |
180 |
17.2.4 二次供水設施中的水箱、水泵等主要設備的安裝要求在本規范中已經有明確的規定,在施工前應對機房的整體空間再做詳細策劃,比如水箱人孔的位置、水泵的檢修空間、閥門的安裝高度、紫外線滅菌燈管的抽換長度、電控柜(箱)的水電隔離、安全防護等。
17.2.5 為了保證施工質量,按照現行國家標準《風機、壓縮機、泵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75的具體要求,對設備的安裝方式、安裝尺寸要認真查看產品說明。同時采取減振防噪等措施。
17.2.6 隨著二次供水技術的不斷進步,供水電控柜(箱)已成為供水設備的主導設備。電控設備安全運行是安全供水的先決條件。因此電控柜(箱)的安裝質量應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同時,一定要考慮到供水設備的特殊性,在有條件的地方,盡量做到水電分離,以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
17.3 管道的敷設及安裝
17.3.1 建筑給水管道材料種類很多,我國已頒布了可應用于二次供水工程的多種管道的工程技術規程,可以選用,如:《建筑給水鋼塑復合管管道工程技術規程》CECS 125:2001,《建筑給水薄壁不銹鋼管管道工程技術規程》T/CECS 153-2018,《建筑給水銅管管道工程技術規程》CECS 171:2004等。
各工程項目的土質、地下水成分可能不同,一般情況采用三油兩布的防腐處理方式,也有一些自帶防腐涂層的材料可酌情選用。
埋地鋼塑復合管采用溝槽式連接雖然可以加快施工速度,但存在銹蝕漏水事故的隱患。如必須使用,對金屬卡箍件應做防腐處理。
涉水產品必須保證衛生清潔,嚴密的施工措施才能保證二次供水的安全、衛生。
鋼塑管螺紋連接時,不得使用厚白漆、麻絲等會對水質產生污染的材料。套絲時使用不合格的潤滑劑也易造成水質污染。
17.3.2 二次供水的引入管是二次供水的總進水管道,經驗證實其易受地基沉降、氣候變化、污水管道的破損等外部條件影響,造成停水或水質污染,因此本條對引入管的施工提出要求。
17.3.3 本條文規定一是為了防止水質污染;二是保證系統安全運行;三是便于檢修維護。
17.3.4 涉水產品必須保證衛生清潔,嚴密的施工措施才能保證二次供水的安全、衛生。
18 驗收
18.1 一般規定
18.1.2~18.1.4 參考《惠州市城鎮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管理辦法》(惠府辦〔2017〕22號)第三條及《廣東省城市供水管理規定》(2018修正本)第十四條和第十六條。
18.2 驗收要求
18.2.2 竣工驗收應先驗文件資料,資料的完整性、真實性可以反映出施工的全過程。因此,要求文件資料應齊全。
18.3 驗收程序
18.3.2 竣工資料的管理對以后設備運行、維護至關重要。二次供水設施管理單位應妥善保存竣工資料,充分發揮竣工資料的作用。
19 運行與維護
19.2 運行
19.2.5 本條明確了水池(箱)房以及水池(箱)的人孔、溢流管的管理要求。
19.2.7 本條明確了泵房的管理要求。
19.2.11 控制系統結構如下:
1)控制層:各二次供水工程內部以PLC為核心組成的控制網絡,系統能實現就地自動控制,可無人值守;
2)傳輸層:各二次供水工程與二次供水工程調度之間的數據傳輸通道,通常采用MPLS-VPN、寬帶+VPN方式接入為主;
3)信息層:二次供水工程調度內以通用組態軟件為基礎建立的監控平臺,僅監視關鍵數據并遠控。
19.3 維護
19.3.2 本條明確了二次供水設施設備管理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知識